院内新闻

【锦旗背后的故事】从瘫痪到站立,市二院神经内二科赵智江主任团队破解罕见病,助老人七日实现“行走自由”

内容提要

2025年6月,一位七旬老人将一面写有“华佗在世,妙手回春;德艺双馨,患者感恩”的锦旗和一封手写感谢信递到市二院神经内二科赵智江主任手中。她哽咽道:“是赵主任让我重新站了起来!”这面锦旗的背后,不仅是一个患者的重生故事,更是赵智江主任团队在神经系统疑难疾病领域诊疗能力的生动见证。

图片



图片

辗转求医:误诊之路,病情步步恶化


患者因持续头晕7个月辗转葫芦岛、锦州多家医院,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耳石症”,治疗无效后病情逐渐恶化,出现肢体麻木、巨细胞贫血,瘫痪在床,生活陷入困境。直至家属通过网络了解到赵智江主任团队曾诊治过很多神经系统疑难疾病,老人才终于迎来了转机。

赵主任接诊后,迅速从患者维生素B12极低、Romberg征阳性及颈髓核磁“兔耳征”等线索中锁定病因——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这种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罕见神经病变,常因早期症状隐匿而被误诊,精准识别考验着医生的经验与敏锐度。

图片



图片

精准施治:一周见效的“神奇逆转”


明确诊断后,赵主任团队立即启动维生素B12补充治疗,同步纠正巨细胞贫血。仅一周,患者便能在搀扶下行走;一个月后,可独立行走数百米,头晕症状消失,肢体麻木范围缩小、程度减轻,贫血指标恢复正常。

这种“神奇逆转”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疾病机制的深刻理解: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髓鞘结构的关键,及时补充可阻止神经变性并促进修复。



图片

扎根临床: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破局者”


图片

赵智江主任长期深耕于神经系统疑难病领域,始终保持着对医学前沿的敏锐洞察力与不懈探索精神。他凭借缜密的临床思维、扎实深厚的临床基本功,全面细致地分析患者症状表现,并配合影像检查结果以及生化指标数据,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实现精准诊断。

自加盟市二院以来,赵智江主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团队成功诊断了多例复杂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如:

韦尼克脑病:通过细致观察患者眼球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及意识状态改变等体征,结合维生素B1缺乏史,谨慎排除其他可能疾病,明确韦尼克脑病诊断。

自身免疫性脑炎:从患者肢体舞蹈样动作伴激惹和入睡困难,定位大脑皮层和锥体外系疾病,结合病史及针对性辅助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病灶特点,诊断为多发性硬化,送检血和脑脊液,进一步支持诊断。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视力下降同时伴胸部束带感及双下肢麻木,考虑视神经及脊髓先后受累,眼科会诊排除眼部疾病,进一步证实猜测。核磁检查发现病灶,血清及脑脊液AQP4抗体阳性进一步明确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通过患者震颤状态、阳性家族史及四肢肌张力高等临床表现,除外部分神经系统疾病;角膜K-F环阳性锁定铜代谢异常,明确肝豆状核变性诊断。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考虑患者存在帕金森症状,并逐渐出现向后倾倒、吞咽困难等,结合特征性“蜂鸟征”图像与相关血液检测结果,考虑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腿部肌肉萎缩,存在跨阈步态,四肢周围神经受累,考虑周围神经病。结合双下肢肌肉萎缩情况,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明确腓骨肌萎缩症诊断。

重症肌无力:患者晨起口齿不清、吞咽困难,休息后缓解,下午加重,同时伴有全身乏力骨骼肌异常疲劳症状,高度怀疑重症肌无力。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支持了诊断。

赵智江主任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多学科协作,整合影像学、生化检测等技术手段,为神经系统疑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诊疗服务,为众多辗转求医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图片

人民医院 人民名医


图片

赵智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

·中国卒中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脑小血管病学会委员

·安徽医药杂志审稿专家

专业特色:

以脑血管病为核心研究方向,擅长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尤其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综合征、头晕、头痛、癫痫、重症肌无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等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撰写十余篇论文著作。

上一篇:【疑难诊治看二院】精准“探”秘,化险为夷——市二院心功能室超声锁定少见“降主动脉缩窄”,破解下肢发凉病因! 下一篇:【看齐北京肿瘤标准】八旬肺癌患者的“生命突围战”:四年抗癌路,精准放疗延续高质量生活

  • 统一呼叫平台